经此一事,宫中上至嫔妃,下至宫人,再度深刻而清晰地认识到令贵妃在皇上心中、在紫禁城中的地位。
这两个月因为令贵妃不愉,皇上的心情便也不愉,宫里宫外折了不少人。可等令贵妃心情好了,她却依然是那个尊贵傲然,宠冠后宫的令贵妃,丝毫不受影响。
皇上待令贵妃的纵容和爱护,几乎是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,怕是这宫里所有嫔妃加起来,都不及令贵妃得到的帝宠的十之一二。
有尊荣的位分权力,又有盛宠不衰的君恩,令贵妃的确如皇上所说,是这宫中最尊贵的贵妃,无人能及。
勤政亲贤,朝议。
商讨完今日的大小政务,并最后决定完毕后,皇帝淡声问道:“诸位爱卿可还有本启奏?”
朝臣们有的老神在在,有的互相看了一眼,而后都沉默下来。
今日大概是无事了。
此刻,却忽然有一位朝臣出列上奏:“皇上,臣有本启奏。”
皇帝神色如常,道:“何事上奏?”
朝臣躬身道:“臣近闻皇上近日大封六宫,实乃喜事一桩,然自辉发那拉氏殁后,后宫已多月无主,臣请皇上早日再册皇贵妃,安定后宫,来日也好正本坤仪。”
听到朝臣所奏,原本老神在在的大臣们顿时来了Jing神,目光炯炯地看着龙椅上的皇帝。
孝贤皇后孝期将出,此次册立的皇贵妃,可是真真正正地关乎新后人选,这可是将来的大清皇后,一国之母,如何不让朝臣们上心。
若非顾忌着皇上当年的话和手段,他们甚至想直接请立皇后了。
皇帝不置可否,只道:“众爱卿以为如何?”
册立皇贵妃,也算是变相地选出新后人选,是以,这就不仅只是后宫之事了。继立国母的大事,无论朝臣们的意见重要与否,明面儿上皇帝还是得和他们在朝堂上商讨一番。
阶下的朝臣们自然是附和:“吴大人所言极是,臣等附议。”
见此,皇帝的神色不辨喜怒,只淡淡道:“既是如此,众位爱卿可有建言?”
一听这话,众臣反而有些迟疑了,只因如今皇上的后宫,竟实在挑不出合适的人来。
皇上后宫中最尊贵的是两位贵妃,这两位贵妃都诞有皇嗣,可这最尊贵的两位贵妃偏偏都出身不显!
令贵妃虽已被皇上抬旗入镶黄旗满洲,但她曾出身汉姓包衣也是事实,纯贵妃甚至是纯正的汉女出身。
至于下面的,竟也只剩三位妃位。
庆妃这个无子的汉女便不必说了,嘉妃倒是有皇子,可嘉妃有朝鲜血统,亦是包衣出身,如此一来,她的出身甚至还不如令贵妃。再者,嘉妃若是成了新后,她的四阿哥便是嫡子,而四阿哥前面的阿哥们也都废了,如此一来四阿哥便算是既嫡既长,自然是太子的不二人选,可大臣们一向认为附属小国的血脉,怎配继承天朝大统,是以嘉妃的身份一向是个尴尬事儿。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