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椰赧然,这才明白,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回:嗯。
于是程老师便耐心倾听,杨迩心里主意正,有担当有主见,大部分时候其实已经有自己的解决思路,只待执行与碰撞,程椰只偶尔表达些其他角度的看法,甚至也学会在杨迩面前说两句自己工作上遇到的糟心事。
然而程老师终究是一路乖乖学生长大,就算吐槽,不过是些不痛不痒的嘲讽,杨迩每次都很给面子,自动帮她接下去骂人,叭叭地能说到程老师于心不忍,哭笑不得。
连糟心事都变得不那么烦人。
-
另一方面,自元旦卢睿掏心窝子的劝告后,杨迩加快进度,多方辗转下联系了几家投资商,然而确实如卢睿所说,很难有人给出更好的条件。
到了一月底,杨迩不得不认清市场,卢睿所在的集团作为行业老大,几乎覆盖了所有食品种类,任何一家有能力提供投资的食品相关企业都无法忍受锁定期的存在,蛰伏等待老大玩剩下后的花样。
进入二月,程椰忙着准备年前工作收尾与公司的年会,杨迩则全身心投入苏州产线改造事项中。
杨迩常要当日往返苏州,去接程老师下班的次数大大减少,便改变思路,约定两人每晚睡前禁止碰电子产品,一起躺在床上说说话,分享生活与想法,因此即使两人工作忙,依旧对彼此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了然于胸。
就在杨迩几乎已经放弃继续找投资的时候,峰回路转,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联系上她,她在上海实习时的第一个带教,程老师的学妹,林阚。
林阚后来受程椰引荐,进了一家药企做战略,这家药企计划进军保健品市场,前一年年底开始,做了大量市场研究,偶然发现了他们这家小小的初创企业。
钟羽当时在国外国内都申请了专利,又听从杨迩建议,迅速整理研究成果,给某国际著名期刊投稿了新纤维的文章,之后便投入商业化的研究中,没再关心这事。
而林阚所在的药企研究部门正是看到了这篇文章,内部过了多次会议,在他们还没回国前,便匿名申请过试用样品,又经过漫长的内部流程,终于在一月底确定将其纳入几款保健品的原料名录里。
考虑到他们是初创企业,这家药企试图直接通过投资的形式达成合作,任务下达到林阚的部门,林阚看到创始人的姓名和背景,又惊讶又庆幸。
杨迩当初能够拿到公司offer,便是受了林阚的内推,如今林阚主动找上前要合作,一切在冥冥中自有因果。
杨迩晚间与程老师提到这事,程椰也感叹:因缘际会,各有善终。
杨迩偷偷问她:那时候,让我送的u盘里面有什么?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